中國白酒文化根深蒂固,白酒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動,但是白酒的起源卻很難界定,而且古人喝的不僅是白酒。此外,白酒這個稱謂也并不是一直存在,以前的稱謂有燒酒、白干、老白干、燒刀子和高粱酒等稱呼;在新中國成立后,才統一改用“白酒”代替以前五花八門的稱謂。接下來小超人就從各個方面簡單闡述下,咱們中國酒的各種有趣文化。
古人飲酒過后,往往會詩興大發,如歷代詩人詞人李白、杜甫、蘇軾、白居易和李清照等莫不為酒癡狂,更是創造了無數絕世詩詞。咱們且不論他們喝的是不是白酒,不可否認的是,酒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中國詩歌文化的出現和發展。
先來個李太白的,這位仁兄寫了好多而且很是霸氣啊,咱們選了幾首代表的家人們一起欣賞下:
1、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盤珍羞直萬錢。——李白《行路難》
2、蘭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來琥珀光。——李白《客中行》
3、抽刀斷水水更流,舉杯消愁愁更愁。——李白《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云》
4、長風萬里送秋雁,對此可以酣高樓。——李白《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云》
再之后,來一些豪情萬丈的酒詩:
5、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飲琵琶馬上催。醉臥沙場君莫笑,古來征戰幾人回。——王翰《涼州曲》
6、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。——蘇軾《水調歌頭》
7、勸君更進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——王維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8、醉里挑燈看劍,夢回吹角連營。——辛棄疾《破陣子·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》
9、酒酣胸膽尚開張,鬢微霜,又何妨,持節云中,何日遣馮唐?——蘇軾《江城子·密州出獵》
10、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——王維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11、濁酒一杯家萬里,燕然未勒歸無計,羌管悠悠霜滿地。——范仲淹《漁家傲》
12、酒酣胸膽尚開張,鬢微霜,又何妨,持節云中,何日遣馮唐?——蘇軾《江城子·密州出獵》
在很多人眼中,喝白酒是這樣的:感情深,一口悶;感情淺,舔一舔;感情厚,喝不夠;感情薄,喝不著;感情鐵,喝出血。不過,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講究健康飲酒,回歸理性與自然才是正宗的白酒文化。
在多數外國人眼里,白酒辣口又燒喉,關鍵是還不能像威士忌那樣加點冰塊什么的,不少外國人表示白酒太“難”喝了,更有人直接稱其為“火酒”,尤其是干杯時的一口悶,那感覺就像喉嚨有團火一樣。
中國人喝白酒時經常““干杯”,盡管這和英語中的 cheers 有一定的相似之處,但 cheers 還有“祝你健康”或隨意喝點的意思。而我們白酒文化中的“干杯”二字有飲盡杯中酒之意。當然,現在也多作敬酒祝酒之意,而一飲而盡顯示的是一種尊重。
在古時官場,酒杯是一大講究,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盛酒器皿不同,而平民百姓就只有拿碗喝了。到了現在,雖然個別愛好者家里也備有專門喝白酒的杯子,但是多數時候,喝白酒都是不講究的,甚至還直接用碗喝,這大概與中國人豪爽和不拘一格的性格有關。
中國酒文化已有數千年歷史,白酒早就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。端起酒杯一飲而盡,享受那股烈勁,這感覺才叫爽。而一口一口慢慢小酌,怡情更舒心。
外國人喝葡萄酒講究餐酒搭配,而中國人喝白酒也愛來點下酒菜。半斤白酒、一碟花生米,獨自一人小酌,或和老友侃侃而談,悠閑自在的感覺甚妙。而大口喝酒、大塊吃肉的豪邁與氣氛則恰好相反,多半是眾人聚餐時的熱鬧景象了。
白酒還常被用來調制各種藥酒或蛇酒,白酒也有“百藥之長”的尊稱,適度適量喝點白酒,養生更養心。希望能夠幫助到你,讓我們一起來傳播咱們的酒文化。
掃一掃
掃一掃